一到秋天,五谷丰登,田野里的小野果也都成熟起来,兀自藏在草丛里,或者躲在庄稼下,蛰伏疏林间,等待着乡村里出来的孩子们来寻觅采撷。
香姑娘,是一种和乡村里的孩子一样,有着朴素名字的小野果,十分惹人喜爱。香姑娘大多生长在芝麻地里,玉米地里,或者杂草间,亭亭玉立,伸展着稀疏的枝蔓,一颗颗香姑娘果像气泡似的镶嵌在枝丫之间。孩子们不怕庄稼地里的闷热,手拿镰刀,臂挎草篮,钻进庄稼地里一边去割草,一边去寻找。地里有香姑娘,也有酸姑娘。酸姑娘,看上去和香姑娘相仿,只是果子稍小。如果不注意分辨,采了酸姑娘果,一旦入口,牙齿一咬,酸得舌尖发颤,马上就会被唾弃在地。而如果找到一棵香姑娘,就会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的兴奋。成熟的香姑娘果,外衣呈干白或者黄色。忙不迭地采下一颗,撕开轻纱似的外衣,就是一粒微黄莹润的香姑娘果。一粒入口,霎时即是舌尖生香,舌下溢津,香美无比。
寻找香姑娘,有时会遇到天天茄。天天茄,是又一种令孩子们垂爱的小野果。天天茄的小果圆溜溜的,像一粒粒小小的药丸。成熟的天天茄颜色紫得发黑,所以我们大多叫它小黑豆。看到小黑豆,也会令人眼前一亮,禁不住趋步向前,蹲身下去,迫不及待地摘下一颗那小小的酱果撂进嘴里。小黑豆甜甜的,甜中带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酸,在舌尖萦绕不绝。吃得多了,舌尖染紫了,嘴角也溢出一片紫色。一棵天天茄能结好多小黑豆,一时吃不了,就小心翼翼地一粒粒采下来,装进口袋里带回家,给弟弟妹妹或者其他的小伙伴吃。可是不小心就会把小黑豆挤破了,把口袋染成一片紫黑色。上了生物课以后,我曾经探讨过天天茄的学名,后来才得知它叫龙葵,还是一味清热解毒、消肿活血的中药呢。
马泡也是孩子们的所爱。我总以为马泡是甜瓜的微缩版。马泡和甜瓜一样蔓生,茎叶当然比甜瓜细小,马泡果更比甜瓜要小,大的不过如鸡蛋黄,小的更是似纽扣。马泡大多生长在黄豆地里,攀缘在黄豆上,一颗颗马泡果像小铃铛一样挂在细藤上。马泡果的颜色有青的,有花的,成熟了就泛白,有的还带有一抹淡淡的黄晕。找到了成熟的马泡果,顺手摘下一颗,在衣襟上擦一擦,就填进了嘴里。马泡果有甜,有苦,甜的,甜中带香,苦的,苦不堪言。要寻的当然是香甜的马泡果,如果找到了香甜的马泡果,自然可以大快朵颐,让那香甜流入胃肠,溢满心间。如果是苦的,牙齿一碰,即苦透舌根。不过,也不能白白地放过,脸上狡黠地一笑,然后采摘几颗,放进另一个口袋,遇到小伙伴儿,即可以搞个恶作剧,给他点苦头尝尝。苦马泡果不能吃,但是还可以拿来玩,可以拿它当小球球来弹着玩,也可以拿它当子弹来砸着玩。
秋天,田野里还有一些小野果也非常诱人,如田头河畔鲜红欲滴的野枸杞和林间树下红润鲜嫩的野草莓,无一不是孩子们舌尖上的美味。正是有了这些小野果的滋养,直至现在,我都觉得,儿时的秋天,乡村的秋天,是那么的有趣,那么的美好,令人回味无穷。